倚阑

【热点素材】人民日报微时评整理(2022年1-4月)

 

人民日报微时评整理(2021年1-4月)

人民日报微时评整理(2021年5-8月)

人民日报微时评整理(2021年9-12月)


1月4日

电竞旅馆,是网吧还是旅馆?随着电竞类旅馆的数量日渐增多和越来越多未成年人了解并接触到这一新型业态,这一问题愈加迫切地需要答案。作为电竞体验和旅馆服务结合体的新生事物,电竞旅馆的出现迎合了市场的发展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却也滋生了一些乱象。有的电竞旅馆没有办理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有的未严格执行“四实”登记制度,还有的管理混乱……整治乱象,离不开加强监管,需要制度护航。尽快厘清电竞旅馆等相关场所的法律性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推进精细化治理,才能有效堵塞漏洞,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微点评:新业态管理不能“落伍”。

 

1月5日

在某个主题的短视频上多停留了几秒,接下来刷到的便统统是同主题的内容;将一件商品加入购物车,购物平台的首页上便充斥着同类型的商品,甚至社交软件和浏览器的广告都无一例外……类似的经历可能让越来越多用户感到算法推荐“越界了”。针对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算法不合理应用导致的问题,近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为算法推荐规范健康发展建章立制、明确界线。促进算法推荐服务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需要,是保障互联网行业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护广大网民切身利益的必要之举。规范算法推荐,杜绝滥用乱用,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方能为人们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便利、注入新动能。

微点评:算法须有道,“推荐”不能乱来。

 

1月6日

智能客服智能吗?一项调查显示,超九成的受访者使用过智能客服,但仅有约四成的受访者觉得智能客服好用。从回答生硬机械,到难以准确理解用户提问,再到不能解决个性化问题,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用户对智能客服的评价。在服务行业朝着精细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今天,用户对智能客服的要求也必然水涨船高。在快速应对大部分重复性、通用性问题的基础上,提供更具个性化、人性化的客服服务,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效率和能力,是智能客服迭代升级的必由之路。从用户需求出发,加快完善智能客服系统和相关技术,让智能客服真正实现智能,才能提升用户体验,赢得用户信任。

微点评:智能克服不智能,AI反倒成障碍。

 

1月7日

寒假将至,为巩固“双减”工作成果,严防校外培训旧态重演,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从专门作出系统部署,到严格执行日常巡查,再到对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严惩重罚,一系列严实举措将为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充实、温馨祥和、有意义的假期保驾护航。假期是孩子休息调整、自主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发展兴趣、了解社会的时间窗口。家长不妨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给予孩子更多陪伴,将假期变成与孩子亲密接触、共同成长的契机。不把假期当作学期、不用报班代替陪伴,家校社协同努力,就能更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微点评:巩固“双减”成果,让孩子们的寒假更丰富多彩。

 

1月10日

致敬人民警察”“感谢‘平凡的一天’有你们的守护”“真的有人在默默撑起和平宁静的日子”……今天是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留下暖心话语,向人民警察致敬。110,一串简单但是刻印在每个人心中的数字,一头是百姓的平安与信赖,一头是人民警察的守护与付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警察的身影。今天,让我们向人民警察道一声节日快乐!也期待全社会都能从实际行动出发,让关注、致敬和守护我们的人民警察成为常态。

微点评:致敬担当责任,祈福健康平安。

 

1月11日

未经同意,快递就被放在驿站或快递柜;还未收到快递,就已显示“被签收”,类似的情况你遇到过吗?近日,国家邮政局就《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草案明确“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递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应该看到,快递进站、进柜,比逐一上门派送时间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为无法当面签收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默认”不经同意就将快递放在驿站或快递柜。此举不仅损害消费者体验,也侵犯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021年,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超1000亿件,平均每天就有近3亿件快递。对擅自将快递投至快递箱等新情况作出具体规定,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及时而必要。而这也启示快递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尊重消费者意愿,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让行业良性发展。

微点评:放快递柜or送货上门,这道选择题应该留给用户。

 

1月12日

近期,肯德基与盲盒销售商泡泡玛特联合推出盲盒套餐,引发抢购,有消费者花上万买106份肯德基盲盒套餐,还有消费者为获取盲盒里的玩偶而购买“代吃”服务,引发广泛关注。今日,中消协发文称,肯德基作为食品经营者,利用限量款盲盒销售手段,诱导并纵容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套餐,有悖公序良俗和法律精神。广告也好,促销也罢,食品经营者可以对其销售的食品进行合理适度的营销,但任何营销手段都不应也不能以浪费食品为代价。如果打着“限量款”的旗号,以饥饿营销和捆绑销售等方式,刺激盲目、冲动消费,并因此造成消费者超量购买、造成无谓的食品浪费,这样的营销手段难说合情合理。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既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无论是餐饮服务经营者,还是广大消费者,都应自觉践行。

微点评:盲盒经济不是盲目的生意。

 

1月13日

0元学配音轻松月入过万?最近,有媒体报道揭露了“0元学配音”骗局,学员花费高价,不仅不能实现广告所宣称的“轻松月入过万”“培训完保障就业”,有的甚至背上网贷。这并非个案,从“0元学剪辑”,到“0元学画画”,类似套路,层出不穷,此前,1元学理财被骗近万元也曾引发广泛关注。这类课程骗局,往往是免费诱饵在前,付费套路在后。广告宣传天花乱坠,号称培训免费、门槛低、收益高,其实都是在为后期兜售高价课程做铺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看似是长见识、学技能的“出路”,实则是假培训、真骗钱的“套路”。这种做法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正规技能培训的正常市场秩序。针对此类骗局,仅靠消费者擦亮双眼还远远不够,各大网络平台必须压实责任,对广告内容进行有效审核,绝不能放任虚假宣传甚至骗局在平台传播。有关部门也应关注此类现象,及时调查查处涉嫌违法违规的机构。

微点评:“出路”还是套路?“馅饼”还是“陷阱”?

 

1月14日

北京警方对两名散播不实信息违法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河南警方通报11起干扰防疫案例、女子编造西安解封消息被拘……一段时间以来,多地通报了数起干扰疫情防控的案例,相关人员存在散布虚假信息、伪造阳性证明、瞒报个人行程等行为,现已受到相应处罚。近期,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德尔塔、奥密克戎变异株也给防疫带来新挑战。当此之际,我们更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执行疫情防控措施。这既是每位公民的应尽义务,也是防控疫情的内在要求。织密疫情防控网,离不开你我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谨记:疫情防控没有法外之地,违反规定必受惩罚;落实防疫措施,守护的是你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微点评:人人都是防线,别给疫情添乱。

 

1月17日

今日,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北京海淀病例曾收发国际邮件,结合病例流行病学史、可疑物品样本检测结果以及病例标本的基因测序结果,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这再次提醒我们:安全收快递,防疫要牢记。当前,全球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发,减少购买境外商品,也是在减少感染的风险。即便因工作或生活需要,不得不接触境外邮件或物品,也有必要做好自身防护。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防线。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时刻注意防范,这既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在为疫情防控出力。

微点评:病毒无孔不入,做好疫情防护。

 

1月18日

近日,有网友称,有用户在某视频网站上传疑似破解公共场所摄像头后获得的监控视频,引发热议。目前,该视频网站已发布处理公告,表示“第一时间组织排查,下架了相关内容”,封禁了相关账号,且已将账号信息报备给主管部门。尽管后续调查正在进行中,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核实,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破解公共场所摄像头、获取监控视频这一行为,涉嫌侵犯个人隐私,也涉嫌违法。同时,这一事件也提示视频平台,必须加强管理审核,绝不能为非法视频提供公共传播渠道。更值得警惕的是,除了此次事件中的视频,是不是还存在破解监控、付费窥私的黑色产业链?除了公共场所摄像头外,家庭摄像头是不是也有被破解的风险?切断黑色产业链,不能止于末端打击,也需要进行全过程整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平台、用户、监管部门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保护我们的隐私安全。

微点评:隐私保护没有法外之地,坚决斩断伸向公共场所监控的黑手。

 

1月19日

打包好的食品容器应封盖或封口;应使用外卖包装封签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装袋等密封方式;在配送过程中,不应打开食品外包装,发生食品污染应终止配送……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一系列针对外卖的新规将从4月开始实施。以小小一张封签,为外卖加装一把“安全锁”,是保障外卖餐饮安全的有效之举。事实上,外卖封签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确保外卖在配送中不受污染,也是对商家和配送人员的规范和提醒,要切实履行对消费者的安全承诺,守护好外卖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69亿。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提升外卖餐饮食品安全质量,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举措,也需要你我的共同参与和监督。

微点评:外卖封签,也是封堵风险。

 

1月20日

日前,北京市医保局等四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各类核酸检测机构在开展核酸检测时,应按照全市统一定价收费,不得收取“加急费”。此前,经过多轮动态调整,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核酸检测价格不断下调,但与此同时,一些第三方社会检测机构却推出“加急版”核酸检测服务,并收取高额“加急费”。眼下正值春运,核酸检测需求增大,对核酸检测“加急费”说不,加强收费的规范和监管,正当其时,也利民便民。加急费应当取消,服务不能打折。核酸检测效率能否保证?有加急需求怎么办?进一步增强采样能力、加强质量监管、优化检测服务,不断提高检测效率,这既是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共同呼声,也是规范核酸检测工作、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内在要求。

微点评:“加急费”当叫停,加急诉求也别忽视。

 

1月21日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消保委调查发现,部分商家线上线下门店标价不同,存在标称折扣率和实际折扣率不一致的情况。正如闵行区消保委指出的,部分差异可能是因为商品和服务调价后线上线下没有及时同步,但也不排除部分经营者故意以较优惠的线上虚假折扣率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可能。商家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合理合法的促销,既能让商家提高销量,也能让消费者得到实惠,本是双赢好事,但为谋销量而虚标划线价、搞虚假折扣,则绝不可取。不规范的划线价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虚构划线价更是涉嫌虚假宣传、价格欺诈。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类似现象需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平台和商家同样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搞“文字游戏”、设“数字套路”,或许能牟得一时收益,但不讲诚信的最终代价,只能是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

微点评:线上线下两张皮,标价少点数字圈套。

 

1月24日

偷拍视频在千人群叫卖,有些摄像头ID被炒至上千元……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偷装、破解摄像头进行非法牟利的事件频频发生,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令人防不胜防。这些“黑手”不仅伸向家庭等私人场所,还伸向学校、医院等公共空间,在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同时,也助长了敲诈勒索、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引发公众担忧。怎样保护“镜头下”的隐私,已成为全社会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为此,既需要治理者对偷窥等违法行为露头就打,也需要相关平台强化审核、守住底线,还需要全社会凝聚合力、加强监督举报,让非法牟利者无处遁形。面对技术带来的风险隐患,还应坚持以技术的方式加以防范根治,比如,加强代码防护,避免非法破解,等等。打管防并举,坚决斩断偷窥黑产,才能让数字时代的人们生活更安心。

微点评:依法打击,决不能让偷拍成为一门生意。

 

1月25日

网红探店、开箱测评、好物分享……近年来,“种草经济”蔚然成风,主打真实体验、客观分享的“种草笔记”影响了许多人的消费决策,“拔草笔记”也成为很多人的避坑指南。然而,一些品牌、商家瞄准其中的商机,将“软文”贴上“种草笔记”的标签进行推广营销,甚至招募写手代写、代发“种草笔记”,套路重重。虚假宣传、夸大其词、诋毁竞品等操作,侵害的是用户的切身利益,透支的是“种草经济”的信任根基,很多人由此走向了反“种草”的道路。分享和营销的边界在哪里,如何铲除夹带私货、软文推广等“假草”,监管部门应在清楚界定的基础上加大识别、整治力度,让“种草经济”去伪存真、规范发展。平台和博主更当牢记,守得住底线,才有长远未来。

微点评:这样的“草”岂能野蛮生长!

 

1月26日

一张照片,就能看透人的一生;点点鼠标,就能预判前程;动动指尖,就能掌握命运……近年来,打着大数据、人脸定位、人工智能等旗号的AI相面不时在社交平台上传播。网络时代,占卜、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花样翻新,玄而又玄的AI算命、在线占卜让不少人上当受骗。号称免费,常常付费才能获取完整报告;用户切换照片角度,就能测出运势,如此种种,无不显示出所谓的“AI面相”,实则是坑你没商量。不仅如此,授权使用个人信息、上传脸部照片,还存在隐私泄露风险。对于治理者而言,封建迷信不断改头换面,监管也必须与时俱进。同时,更为关键的是,要以科学知识提高大众对这些迷信活动的心理免疫力。只有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封建迷信才无处遁形。

微点评:AI相面,相中的不过是你兜里的钱。

 

1月27日

“想家了吧?多久没回来了?想回来就回来吧。”近日,某地防控办回复一位网友的话让无数人直呼“破防了”。春节临近,各地疫情零星散发,让很多人的返乡之路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各地要分类、分区精准落实防控措施,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一刀切,防止层层加码。回家过年,是人之常情。疫情爆发以来,各地各部门也积累了丰富的防控经验。在精准防控的前提下保障好人们的合理诉求,恰恰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开设“返乡大巴”,到增设核酸临时检测点,再到实行“返乡申报”,许多城市以暖心举措呵护着人们的回家路。疫情防控和阖家团聚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多一些精度的同时多一些温度,才能少一点“返乡难”。与此同时,无论是返乡还是留驻,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遵守规定、做好防护,过一个安心、放心、舒心的春节。

微点评:让游子们的回乡路既安全又温馨。

 

1月28日

近日,有网友称手机上收到了对前号主的追债短信,由此暴露出的二手电话号码漏洞问题引发关注。事实上,因购买到“二手号码”遭遇短信电话骚扰、无法新注册App的用户不在少数。手机号码是稀缺资源,销号后一般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冻结,重新进入市场。如今,手机号已经不再局限于通信功能,注册、登录软件,查收验证码等无不需要用到手机号码,并且,手机号码对应的账户还涉及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因此,确保二手手机号“干干净净”上市至关重要。对此,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原号主主动注销、解绑相关应用,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也应加强协作,为解绑、注销提供便利,及时做好销号手机号社会关系的“消磁”工作。这既是在维护新、旧号主的合法权益和隐私,也能尽量规避风险、减少纷争。

微点评:二手号码,“碎碎”平安。

 

2月7日

中国短道速滑队摘金,中国队在花滑团体赛中创造历史上最好成绩,17岁小将苏翊鸣夺银实现雪上项目重大突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敢打敢拼,不断超越自我、为国争光,以一个个突破书写下新的历史。他们每一次出场,都拼尽全力,为我们带来视觉盛宴,更带给我们以精神洗礼。“冰上夜宴”“翊鸣惊人”……他们用高超竞技水平赢得高分贝掌声,用顽强拼搏诠释奥运精神。胜利来之不易,成绩可喜可贺,精神可敬可佩!每一个奋力拼搏的你,都是我们的骄傲!赛程还在继续,让我们一起为冬奥健儿喝彩,为中国加油!

微点评:逐梦冰雪,为每一次突破喝彩,为每一点进步加油!

 

2月8日

18岁的谷爱凌“雪场凌空”,17岁的苏翊鸣“一鸣惊人”,21岁的李文龙“龙腾虎跃”,中国00后两天内斩获一金两银!他们在赛场上所展现的青春力量,让许多人看得热血沸腾。北京冬奥会上,我国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2岁,无论是传统优势项目,还是新设竞技项目,都涌现出许多表现不俗的年轻小将的身影。自古英雄出少年。那些关于超越自我、突破极限的热血青春故事,让人看到青春最美好的模样,感染、激励、鼓舞着屏幕前的无数观众。那些尊重对手的场景,彰显着中国运动健儿开放从容的精神气质,为奥林匹克精神写下生动注脚。自信满怀,执着所爱;冲击奖牌,也享受比赛,这就是我们中国的00后!赛场上,他们还将有更多精彩的表现,让我们共同期待!

微点评:冰雪放飞青春,赛场练就英豪!

 

2月9日

2000余微博账号攻击侮辱冬奥运动员被处置,抖音处置331个网暴冬奥选手账号……北京冬奥会赛事正酣,一些平台主动清理排查针对部分运动员的过激言论、不实信息,进一步营造了文明、理性、和谐的观赛氛围。连日来,赛场上选手们的精彩表现点燃了许多人的观赛热情,人们纷纷在社交网站、视频平台为冬奥健儿加油鼓劲。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赛常有输赢,但胜负不是唯一度量衡。“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不只是对场上选手的倡导,更为我们每个人标定了价值坐标。观看比赛,不妨多一些理性、包容的视野。要知道,无论胜负,站上了赛场就是英雄,全力以赴了就值得尊重!

微点评:每一名奥运观众何尝不是在参加另一场“比赛”?

 

2月10日

今天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后的第六个比赛日。赛场上,有人梦想成真,也有人留下遗憾。竞技体育,必有输赢。但竞技体育从来没有“一定成功”,赛场上也很难有常胜将军。高光时刻和伤感瞬间交织,胜利和失利并存是常态。出现失误后顶住压力,暂时失利但不言放弃,都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书写;日复一日的坚持,勇攀高峰的勇气,同样值得喝彩!比赛结果不是唯一的标准,金牌不是竞技体育的全部。各项赛事仍在激烈进行中,当我们为胜利欢呼鼓舞时,也不妨将掌声和祝福送给每一位奋力拼搏的运动员。

微点评:拼搏过,就没有遗憾;即便失利,也是我们心中的冠军。

 

2月11日

“哪怕就是爬,我也要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日前,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中,带伤出战的中国小将高弘博因脚踝骨折只能做一些基础动作,最终拿到15分。虽然分数全场最低,但他笑得异常灿烂,因为上场了就没有遗憾。这样的乐观与坚韧也打动了无数网友,人们纷纷留言,“你笑起来真好看”“致敬勇气可嘉的少年”。“超越自我”的比赛心态,不以“冠军论英雄”的观赛心理,共同充盈着平和、包容、自信、快乐的冬奥氛围。赛场竞技,既是实力的较量,也是精神的比拼。珍贵的从不只是争金夺银、战胜对手,还有每一次从无到有、从不可能到可能的突破和超越。没有人能始终站在世界之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到达顶峰,但不言放弃、永远向前,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人生赛场的冠军!

微点评:带伤出战真英雄,即便分低又何妨?

 

2月14日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冬奥会“四朝元老”徐梦桃终于夺得了梦寐以求的金牌;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比赛中,三战冬奥的武大靖、范可新和队友携手为中国拿下首金;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中,四届冬奥选手徐梦桃、贾宗洋、齐广璞联手摘得银牌;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第四次参加冬奥会的蔡雪桐、刘佳宇分获第四、第八名……北京冬奥会开赛以来,一位位“老将”在赛场上留下拼搏身影,用实际行动写下关于梦想和坚持的故事。赛场上,这些老将是经验丰富的主心骨,是年轻运动员信任的前辈;赛场外,他们的坚韧打动人心,激励着更多人追求梦想,永不言弃。正如范可新所说,“只要国家队需要我,短道速滑需要我,我永远都会站在赛场上。”竞技有先后,但精神比奖牌更闪耀;比赛有终场,但老将的故事不会轻易落幕。致敬冬奥老将,期待你们在未来写就更灿烂的篇章。

微点评:追梦无关年龄,致敬“不老”的力量。

 

2月15日

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苏翊鸣使用高难度动作夺金,参赛选手纷纷拥抱他,向他祝贺;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赛中,徐梦桃赢得金牌后,美国选手阿什利·考德威尔第一时间送上拥抱,并表示“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后,谷爱凌主动安慰因失误而沮丧的法国选手……北京冬奥会上,许多关于友谊和团结的温馨场景,令人感动。赛场上是一时的竞争对手,却也是共同挑战极限的朋友。“更高、更快、更强”的相同目标,凝聚起“更团结”的共识。也正因此,在奖牌之外,我们看到运动员们不吝为对手的勇于挑战加油,为来之不易的成功激动。冬奥赛场的友谊超越了政治、国家、种族,是体育精神的展现,也是奥林匹克的意义所在。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和平、团结、进步的共识正进一步传播,也必将凝聚起一起向未来的强大力量。

微点评: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

 

2月16日

北京冬奥会赛程已经过半,多项奥运纪录、世界纪录被刷新。来之不易的突破,既少不了运动员的拼搏,也得益于场馆建设的精益求精。“冰丝带”的建设者挑战“理论上可行,现实中无先例”的难题,打造出“最快的冰”;克服复杂的地质条件,“雪如意”建设团队将赛道架设在山谷之间,为运动员提供天然的挡风屏障;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制冰师日夜值守,进行洒水作业修复冰面……细节铸就卓越,从开幕式上的志愿者以活力热情欢迎来自各国各地的冰雪运动员,到“百米级、分钟级”的天气预报为赛事提供护航,再到豆包、麻辣烫等美食引得各国各地运动员争相称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冰雪盛会,离不开每一位建设者、志愿者和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以北京冬奥会为窗口,专业热情的保障服务团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举办大规模赛事的能力,也正不断擦亮中国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

微点评:冬奥精彩无限,致敬幕后英雄。

 

2月17日

注册无效!前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打击恶意抢注“冰墩墩”“谷爱凌”商标,对相关商标注册申请予以驳回,对已注册的相关商标宣告无效。此前,中国奥委会也曾发布郑重提示,不得以奥运健儿姓名恶意抢注商标。当下,北京冬奥会正在火热进行,激扬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蹭冬奥会热度,恶意抢注商标的做法,于情不合、于法无据。在这个时间节点坚决打击恶意抢注商标,维护了相关知识产权和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彰显了坚决办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决心和能力。未来,对于这样恶意抢注的行为,也应强化源头治理,提高抢注成本,让抢注者无利可图,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微点评:对恶意抢注商标坚决说“不”!

 

2月18日

近日,有网友反映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借充电宝后被投保,连续九个月被扣费2000多元。不少网友也称,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对于这一情况,相关保险公司表示,“已经尽到提醒义务”。如此说辞,显然站不住脚。在消费者投保健康险前,保险公司需先核实投保人及其信息,消费者也需要进行健康告知。而在网友“被投保”过程中,上述流程都未进行。更不用说,该保险在销售中存在“一元买保险充电宝免费借”,首月1元、次月数百元的自动续费等套路。相较于传统投保方式,互联网投保程序相对简单,本意是为了方便消费者。然而,个别企业却苦心经营钻空子,这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侵蚀着行业发展基石。类似事件的发生,呼唤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相关行为,也提示企业,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套路终将套住自己。

微点评:“一元保”成套路保?营销怎能无底限!

 

2月21日

白天打开是正规界面,晚上就跳转到买卖账号的界面;公司所在地的用户打开是正规界面,在平台买卖过账号的用户打开就是非法界面……近期,某地警方调查发现,部分变脸APP实为网络账号非法交易平台。网络账号包含重要个人信息,打击网络账号非法交易有利于从源头铲除网络诈骗的土壤。如此新变种,呼唤监管升级。除了加强常态化监管,还有必要针对“昼伏夜出”“因人而异”等特点,用“技防”补全“人防”,构筑全天候的监管网络,实现早发现、早打击。“变脸”把戏难逃法眼,违法行为终将落网。层层压实监管责任,不断升级技术手段,进一步织密监管网络,方能压缩网络账号非法交易的生存空间,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微点评:一款APP两副面孔,谨防犯罪新变种!

 

2月22日

全面排查清理校园周边电子烟销售网点,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全面摸排酒吧、夜店、KTV等年轻人聚集场所销售、吸食“上头电子烟”等涉毒品违法犯罪情况;结合校园安全教育,向中小学生讲解吸食电子烟危害,增强青少年识别抵制电子烟意识和能力……近日,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方案,部署自即日起至4月底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依法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活动,严厉打击涉电子烟违法犯罪。吸食电子烟影响身体健康,还有成瘾风险。而青少年尚处于成长时期,对于形式新颖的电子烟,容易疏于防范、跟风尝试。此次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斩断销售渠道,强化防范意识,内外兼治,将有效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除了开展好专项行动,也应着力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治理合力。如此,方能更好构筑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强大保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清新社会环境。

微点评:别让电子烟成青少年的“第一口烟”。

 

2月23日

浏览器里,文章只显示一半,点击“阅读全文”,就自动跳转下载APP,这样的体验,令不少网友感到困扰。客观来说,受技术影响,APP和浏览器提供的功能会有一定差异,但显然,在浏览器里“阅读全文”,并非什么技术难题,文章只显示一半恰恰是APP为获取新用户、圈住新流量而刻意为之。此前,工信部曾出台规定,明确未经明示且经用户同意,不得实施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开启应用软件、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侵害用户合法权益或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有关APP的强制行为,已经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针对网友提出整治强制下载APP行为建议,工信部表示“将深入研究,根据下一步工作安排予以关注。”每个平台都应该认识到:“绑架”来的流量终难长久。期待相关平台尽快自查自纠,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具体举措,共同守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微点评:强扭的瓜不甜,“绑架”来的流量难长久。

 

2月24日

严禁无资质机构入校开展视力检测,严厉打击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严控近视防控产品和服务质量……针对当前部分不具备资质的机构入校开展视力检测或检查、违规违法提供无资质近视防控产品和服务的现象,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联合印发通知,从五个方面进一步规范校园视力检测和近视防控相关服务工作。防治近视关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然而,一些乱象的存在不仅干扰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还会损害学生视力健康。相关部门及时出台规定,对提供近视防控产品和服务提出规范要求,对孩子视力健康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学校、家庭携起手来,明辨服务资质,严把服务门槛,定能铲除违规服务的生长空间,更好守护儿童青少年的明亮“视”界。

微点评:视力检测机构资质也需要“检测”。

 

2月25日

每换一家医院,就要再做一次检查,3月1日起,这样的烦恼将不复存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这一要求,不仅有利于简化就医流程,减轻患者负担,还能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促进医疗机构资源共享和交流,推动地区医疗机构检查检验质量整体提升。好的政策需要好的落实。制定细致可行的互认标准,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优化认定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方能让利民政策惠及更多群众。

微点评:检查结果互认,降低就医成本。

 

3月1日

一款平时售价几元的冰淇淋配上几片金箔后卖到几十元,一块覆盖薄薄一层金箔的巧克力标价上万元……生活中,有的商家为了让食品“看上去”更高端,往往会在食品中添加金箔或金粉。然而,金箔、金粉不仅没有任何营养价值,而且不能被胃酸消化、不能被人体吸收,食用量过大或是掺有其他有毒物质反而会危害身体健康,对人体来说算得上百害而无一益。正因如此,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前不久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的通知》,全面叫停含金银箔粉食品的生产加工、采购销售、制作售卖。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科普宣传,综合施策,方能激浊扬清,净化市场消费环境。

微点评:“金”玉其外,风险其中。

 

3月2日

签收即视为商品质量合格?拆封就不能退货?赠品可以免责?随着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也意味着此前一些网购“潜规则”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网络消费日益成为大众基本消费方式的背景下,从解决退货难、乱承诺、承诺不落实问题到规范网络促销行为,从斩断刷单、刷评、刷流量等“黑灰产”链条到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无不关系亿万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规定的出台,直指一些电子商务经营者利用优势地位制定的不公平不合理格式条款,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发挥法治的力量,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制定规则,才能更好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微点评:“签收”≠“认可”,网购潜规则早该破了。

 

3月3日

预期中国经济今年表现如何,宏观政策稳定经济的着力点是什么?随着疫情进入第三个年头,中国是否需要对国内防疫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怎么看待今年的就业形势?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随着首场新闻发布会的举行,今年的全国“两会时间”也即将开启。全国两会是共商国是、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也是一条坚韧的纽带,串联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党心与民意。从宏观经济到乡村振兴,从教育医疗到公共服务,从生活冷暖到安居乐业,百姓关心的话题就是两会讨论的议题,代表委员们将把社情民意带到会场,把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带入国家议事日程。对于这场“春天的和鸣”,你期待怎样的“好声音”?和我们一起关注吧!

微点评:两会搭建连心桥,画出同心圆。

 

3月7日

“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一政策,引发广泛关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纳入个税扣除,不仅可以切实减轻育儿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彰显了公共政策对家庭生育、养育的关怀。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实施以来,从教育部推进“双减”工作,到国家卫健委印发《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再到苏州等地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方面做出探索,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地方的有益经验相结合,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政策托举上出实招,进一步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将更好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微点评:降低经济负担,提高育儿家庭获得感。

 

3月8日

3月6日,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视障组比赛颁奖仪式上,一幕场景令人动容:获得季军的中国队选手朱大庆,与引导员闫寒寒一同站上领奖台、一起戴上奖牌。共同奋进、一同突破、一起收获,这份荣誉值得共享,也是对团结、友谊的生动诠释。作为残疾人体育运动视障选手的搭档,引导员不只出现在赛场上。在多数人看不到的长期训练中,他们以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耐心,与运动员培养默契,引导他们向梦想进发。台前的超越自我直抵人心,幕后的坚守陪伴同样感人。在人生的赛场上,每份热爱与拼搏都值得赞美,而每个追梦者身旁守护的身影,也将收获敬意与掌声。

微点评:一同突破,一起收获,英雄从来不是一个人!

 

3月9日

“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这一举措,引发关注和期待。不需要来回奔波,不需要长时间等待报销回款,也不需要垫付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实施,为许多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达5.38万家,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4.8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8.69万家,一个个亮眼的数据,彰显着群众不断提升的就医体验和获得感。针对备案流程不够清晰、材料申办手续繁杂、标准认定不统一等问题推出更多精细举措,进一步疏通堵点、解决难点,方能更好满足群众期待。

微点评:“搭桥铺路”,让跨省异地就医顺些再顺些。

 

3月10日

“对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今年两高报告中的这些举措,彰显了对网络暴力零容忍的鲜明态度。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暴力不仅影响他人正常生活,而且污染网络环境,必须依法整治。近年来,从出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到开展“清朗”“净网”等专项行动,整治网上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的力度不断加大,有效维护了良好的网络生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执法效能,凝聚治理合力、实现共建共治,我们将构建起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微点评:网络暴力这把“刀”必须入法治这个“鞘”!

 

3月11日

“我们要逐步完善政策,也就是说要给这些‘骑手们’系上‘安全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如此表示。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多人,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新就业形态,为人尽其才提供了广阔天地,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与此同时,补齐相关短板、切实解决从业者的后顾之忧,也日益迫切。如何完善新就业形态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构建规范化法治化的就业环境,怎样维护好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回答好、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培厚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土壤,为灵活就业者创造更广阔的发展舞台,进而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微点评:牢牢“安全带”,满满获得感。

 

3月14日

近期我国疫情多发频发,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各地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力求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较重地区从严从紧开展防控工作、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加强日常健康监测、群众可自行购买新冠病毒抗原自测产品进行检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这些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需要各地各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总而言之,防控疫情,一刻都不能松懈;慎终如始,方能让病毒无可乘之机。

微点评:共克时艰,静待花开。

 

3月15日

又是一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消费维权相关议题再度引发热议。中消协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80.59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并连续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这表明随着多方重视和共同努力,我国消费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不能忽视,智能电视开机广告不可关闭、培训机构退款难、影楼低价引流诱导办理消费贷等问题依然频发,消费领域仍存在不少矛盾有待解决。保护消费者权益,不能只靠“3·15”一日之功,更需要做好常态化监督与管理。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监管部门拓宽维权渠道,商家主动接受监督,多方携起手来,才能共同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微点评:“3·15”,不止在今天。

 

3月16日

你用过“免费WiFi”吗?据“3·15晚会”曝光,免费WiFi手机App根本连不上,而且,还会诱导用户下载其他应用程序。这些来路不明的应用程序,不仅会带来各种弹窗广告,导致手机卡顿,还会违规收集用户信息,引发隐私泄露。目前,多家应用商店均已下架“免费WiFi”相关应用程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小心“馅饼”变“陷阱”。避免此类风险,既需要用户提高警惕、加强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也需要平台和监管部门协同发力。平台加强审核,提高准入门槛,把试图诱骗用户的应用程序拒之门外,做好“前端管理”;监管部门根据用户反馈,及时处置违规应用程序,做好“动态治理”,如此方能合力铲除这类软件的生存土壤,还用户一片清朗的互联网环境。

微点评:免费WiFi连接,连的是网还是风险?

 

3月17日

用了一段时间后,APP就能“猜”到你喜欢什么,并且精准推送相关内容……随着抖音、微信、淘宝等APP上线算法关闭键,允许用户在后台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这样的情况将迎来改变。算法看不见、摸不着,却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上网体验和日常生活。此前,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已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了规范指引。压实平台责任,把算法的开关交给用户,还他们以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助于保护用户权益、规范信息服务,并进一步推动解决近年来人们反映强烈的信息茧房、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问题。“算法”不能变“算计”。守好边界,让算法应用规范起来,才能让算法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也才能推动信息服务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微点评: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避免“算法”变“算计”。

 

3月18日

网络谣言是广大网民最深恶痛绝的网络乱象之一。整治网络谣言,是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回应民众关切、保障网民权益的迫切需要。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网信办相关负责同志在介绍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时表示,将“建立溯源机制,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网友常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辟谣成本往往高于造谣成本。同时,近年来,网络谣言新套路、新伎俩不断涌现,或假借专家冒充权威,或移花接木、拼接视频、图片,制造“有图有真相”的假象。如此种种也启示我们,与精准辟谣相比,源头治理同样重要。建立溯源机制,发挥“黑名单”作用,对首发、多发、情节严重的平台和账号严肃追责,这些举措无疑具有强大的震慑力。我们期待,各方携起手来,监管部门常抓不懈,平台压实主体责任,网民提升鉴别能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

微点评:建立溯源机制,对谣言斩草除根。

 

3月21日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对违规使用有关字样和标识、违规培训收费、涉嫌欺骗欺诈等情况进行专项治理。一段时间以来,新职业不断涌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整体有序推进,但也出现了一些机构和单位随意举办培训、评价、发证活动,甚至假冒权威机构名义组织培训、评价、颁发证书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有助于保障国家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规范运行,也有利于维护社会诚信和经济社会秩序。疏堵并重,方见成效。规范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一方面需要如通知提出的,建立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黑名单”制度,将违纪违规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纳入“黑名单”,对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实行常态化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正面引导,让公众有规可依、有据可查,能有效判断证书合法合规性和含金量。治标也治本、多方齐发力,才能让那些试图浑水摸鱼的培训机构无可乘之机。

微点评:让山寨职业证书无处遁形。

 

3月22日

今天是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也同时开启,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做好水资源保护,关系全球生态,也关系国家高质量发展。从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到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从全面建立河湖长制,到推进实施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经过多方发力,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同时,也要看到,珍惜水、爱护水,不仅是国家层面的大政方针,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做好的“身边小事”。保护生命之源,需要你我同行。养成良好用水习惯和意识,携起手来爱水节水,方能让“幸福河湖”更好造福人民,让“人水和谐”续写新的篇章。

微点评:一滴水,一世界。

 

3月23日

近年来,影视行业不断发展,相关的宣发、营销等环节也十分活跃。然而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制造噱头虚假营销、刷榜刷评扰乱影视作品评价的现象。影视营销是扩大影响、打开市场的有效途径,但过度营销甚至虚假营销,不仅无益于影视作品传播,还会扰乱市场秩序。出硬招,方能见实效。从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反对刷分控评等不良现象”,到中宣部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提出“打击各种形式的流量造假行为”“严格各类热搜榜单管理”,再到近日公布的#2022年清朗行动10大任务#,明确“坚决打击通过雇佣水军、恶意营销等方式的非自然涨粉行为”,一系列举措,正是要治营销乱象、树行业清风。观众需要的是有品质的观影指南,影视营销理应拒绝投机取巧。坚持客观、真诚、专业,影视营销才能助力电影在收获高热度的同时,赢得好口碑。

微点评:影视营销不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回归内容才能走得更远。

 

3月24日

近日,一段长江武汉段江面现江豚捕食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网友纷纷点赞。据当地渔政执法工作人员介绍,长江开始十年禁渔后,他们在同一水域曾两次与江豚相遇,但成群出现还是第一次。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这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如今,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长江江豚成群现身,正是长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功能明显增强的生动写照。长江保护成效初现,但绝不能放松懈怠,而应该久久为功。沿江各省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执法监管,每个人尽己所能、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如此方能让水清鱼跃、岸绿景美的和谐画面常有常新,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越走越宽。

微点评:长江禁渔,让我们更好看见它们。

 

3月25日

4月起交通违法记分规则迎重大调整!公安部新制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将自4月1日起实施。前者对公安部近年来已推出的交管改革措施予以固化,并推出6项便民利企新措施;后者则是在坚持宽严相济、强化教育引导原则基础上,对我国现行记分管理制度进行了系统调整。当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公路通车里程均为世界第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此次修订部门规章,坚持防风险保安全,具体的条款根据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与时俱进,将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安全文明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让交通安全有法可依,需要公安交管部门不断推进相关工作;让文明出行入脑入心,则需要你我一同携手,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方参与、多措并举,我们定能共同守护好交通出行的“平安大道”。

微点评:规定与时俱进,护航平安出行。

 

3月28日

首次下载APP,点击“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是常规操作。然而,有媒体调查显示,如今不少APP用户协议长度堪比论文,导致许多人读不完、看不懂,使得所谓协议形同虚设。更有甚者,还有APP在冗长的协议中设置诸如“一次同意则次次同意”“个人信息转送第三方”等陷阱,令人防不胜防。必须承认,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实施,相关主体保护用户数据和信息安全的意识大幅提升,APP开发者在协议中详尽告知并取得用户同意,正是尊重和保障个人信息权益的体现。同时,协议的专业性、严谨性,天然具有一定的阅读门槛。不过,这都不意味着可以人为设置阅读障碍,更不能成为文字陷阱的掩护。APP开发者提升自律,尽可能降低阅读和理解门槛,杜绝“夹带私货”,相关部门和应用平台切实发挥作用,规范用户协议的内容,才能保护好用户信息安全、真正赢得用户信任。

微点评:是协议,还是“胁”议?

 

3月29日

近日,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梵净山“金顶刻字案”宣判,被告陈某因使用登山手杖在梵净山金顶摩崖石壁上刻下4个字,最终被判赔12万,引发网友热议。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倡导文明出游。但仍有一些人不遵守相关规定,在名胜古迹留下诸如“xxx到此一游”的印记。类似行为不仅增加了清理负担,更可能对文物造成破坏甚至不可逆损害,具有负面的示范效应。此次判决让任性者付出代价,彰显了以法治革除陋习、涵养文明习惯的决心,也为更多人敲响了警钟:旅游观光,除了回忆,什么都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别带走。

微点评:文明游览值万金,莫到罚时方恨晚。

 

3月30日

近日,某食品品牌产品包装文案被指打低俗擦边球,引发网友热议。今日凌晨,该品牌发布致歉称,决定停止有争议文案包装的生产,同时进行版面文案及设计的优化。包装是产品的门面,文案是产品的宣介,代表着品牌的品位、理念。好的文案应该为产品增色、为品牌添彩,不仅要能吸引眼球,更应坚持导向正确。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把恶俗当风格,大打擦边球,最终只会被消费者诟病,损害的是自己的品牌形象。吸睛不能辣眼睛,玩梗不能恶趣味,出圈不能靠出格。类似事件也警示企业经营者:认认真真做产品、正正经经做宣传,才是企业发展的正道。

微点评:营销须有底线,辣条别“辣”眼睛。

 

4月1日

最近,各大高校陆续发布考研复试名单。方此之时,有机构打出“搞不掂就退费”口号,以所谓“内部渠道”为幌子,根据学校、专业明码标价招揽考生,号称能提供考研调剂服务。调剂真有捷径可走?非也。应该说,这些培训机构的套路并不新颖,无非是瞄准一些考生的焦虑情绪,企图利用信息不对称赚概率钱、收“智商税”。研究生招考程序公正、纪律严明,面对市面上的虚假信息,广大考生当保持头脑清醒。与此同时,招考单位和监管部门也不能袖手旁观,及时清除类似杂音,才能维护风清气正的招考秩序。

微点评:调剂真有捷径可走?非也。

 

4月6日

“夏天快到了冬装还没发货”,最近,一些网友对“超长预售”的吐槽引发不少共鸣。如今,从网红产品上新到“双11”等购物节,预售正在变得愈发普遍;而从预售7天到动辄上月,超长预售期也让不少消费者闹心。商家青睐预售,不乏合理考量,一是可以借此提前锁定消费者,二是可以通过预售了解市场偏好,合理备货。不过,过长的预售期,不仅会损耗消费者的期望值,还可能导致商品“过季”。同时,将市场风险全部转嫁给消费者,显然也于理无据。如何完善预售机制,如何加强对“预售不告知”“超出预售时间发货”等行为的整治,需要平台和监管机构携手,形成有效约束。对于企业而言,提高预测、安全库存和快速反应能力,才能避免让“超长预售”透支消费者对品牌的热情。

微点评:别让“超长预售”透支消费者的耐心和热情。

 

4月7日

对于城市居民而言,电梯广告早已司空见惯。研究显示,当处在封闭环境中时,消费者对广告的关注度远超过处在其他环境中的媒介,电梯广告的优势也由此凸显。2020年我国电梯保有量超700万台,是潜力巨大的商业广告蓝海。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电梯广告标语雷人、内容低俗等问题也引发了不少人的反感,吐槽、投诉不断。就此而言,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审核、从严把关,防范电梯广告成为扰民广告、侵权广告。对于相关企业而言,这也是一个提醒,在内容和形式上出新出彩,用创意吸引消费者,才能在蓝海中闯出新天地。

微点评:无规矩,不广告。

 

4月8日

今日,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测序结果,初步研判北京本次疫情由境外来京服装引发的可能性大。实际上,在此前的疫情中,境外邮件、衣物及其它物品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情况就曾在全国多地出现,是重要的风险源之一。对此,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国外疫情高发期间非必需少海淘,谨慎邮购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如已购买,非急需使用物品,建议在常温下放置7至14天后再处理。危险源于侥幸,防范胜于救治。境外邮购物品需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接触人员多,物传人、交叉感染的风险大。每个人都是防疫的重要一环,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好全程防护,最大程度降低与感染源接触的可能,才能不给病毒以可乘之机,用实际行动助力抗疫。

微点评:特殊时期特别举措,别给病毒可乘之机。

 

4月11日

进入公共场所,只需出示二维码卡片,即可通行无阻。近期,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区推出反向扫码,引发网友热议。当地通过与防疫大数据对接,运用数字技术,为无智能手机的群体制作了专属二维码卡片。变“请扫码”为“你扫我”,“反向扫码”不仅免除了老人群体没有智能手机、操作不便等烦恼,还大大提高了扫码通行效率,降低了聚集风险。数字时代不应有“数字鸿沟”,智能社会不能落下老年群体。汲取“反向扫码”的治理智慧,在更广的范围内完善助老服务的制定和落地,才能让数字技术更好成为幸福生活的助力,让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进步成果。

微点评:反向扫码一小步,助老出行一大步。

 

4月12日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4月11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33亿。当前,疫情仍在高位运行,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防控正处于关键紧要时期。面对疫情,及时接种疫苗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方式,也是筑牢群防群控防线的必然要求。对个人而言,全程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住院、重症、死亡风险,特别是对老年人而言,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应及时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从抗疫大局而言,每个人每一剂次的接种,不仅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压力,也是在为“免疫长城”添砖加瓦,为实现“动态清零”贡献自己的力量。战胜疫情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面对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变异株,齐心协力才能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始终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从严从紧、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我们定能早日迎来胜利的曙光。

微点评:疫苗接种,越早越安全、越主动。

 

4月13日

当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宣称“抗菌抗病毒”的口罩,引起消费者疑问:该类口罩是否能用于新冠病毒防护?对此,国家药监局回应称:该类产品持续、长期使用的风险收益比不足,尚不具备显著的临床意义。不仅如此,此类口罩一般通过共混、喷涂等方式添加各类抗菌剂来达到抗菌目的,在临床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前提下,添加抗菌剂会引入新的风险。口罩的选择关乎个人防护,关系抗疫大局。面对市面上各种噱头的口罩,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擦亮双眼,认真辨别。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已印发并不断更新了不同人群预防新冠肺炎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参考指引、科学选择,才能切实发挥口罩效用,守护好个人健康。疫情当前,相关企业也应担负起社会责任,避免使用可能误导消费者的宣传文案,不给疫情防控大局添乱。

微点评:口罩不可少,选对很重要。

 

4月14日

假装防疫工作人员,假借流调之名骗取个人信息,索要验证码……近期,多地出现了“流调诈骗”新骗局,不仅威胁群众财产安全,还影响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流调工作千头万绪,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安全,一头连着疫情防控的大局。对此类新型诈骗,必须严查严打,形成震慑。同时还应该看到,类似诈骗的得逞,也暴露出流调工作中存在身份难以核实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加强培训,增强流调的专业性;配发短信提醒,辅助证实身份;加强反诈宣传,提高群众鉴别能力……只有从各个环节封堵漏洞,才能让流调诈骗无机可乘,让群众安心放心。如此,流调工作才能更加高效,疫情防控也将更有保障。

微点评:流调关系大局,岂容诈骗搅局。

 

4月15日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宣部出版局发布通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平台游戏直播管理,其中明确提出,严禁违法失德人员利用直播发声出镜。违法失德人员把目光转向游戏直播,本质是想转移阵地,意图借机重回大众视野。如若不加以限制,很有可能对部分观众形成不良导向,认为“违法失德”没什么大不了。法律底线不可触碰,道德底线不可逾越。不给违法失德人员利用直播发声出镜的机会,是提高违法成本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震慑效应,警示更多人遵纪守法,进德修业。对于游戏直播行业而言,严格把关出镜人员,也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惟其如此,才能营造、守护好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给用户传递积极正确的价值导向。

微点评:借游戏直播“重出江湖”?此路不通!

 

4月18日

进出小区有人脸识别门禁,购物消费时使用刷脸支付,登录APP时通过人脸识别……如今,线上线下,人脸信息使用场景越来越多,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暗藏信息泄露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助合成技术,仅用少量信息,就可以合成媲美真人的伪造音视频。这无疑是在为我们敲响警钟,规范使用人脸信息迫在眉睫。一方面,这需要每个人提高隐私保护意识,使用人脸信息时充分评估风险;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技术层面封堵信息泄露的漏洞,让别有用心之人无机可趁。更重要的是,还有必要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划定合理使用范围,拉起违规使用的高压线,以严格监管筑牢人脸信息保护的防火墙。

微点评:刷脸时代,如何呵护“脸安全”。

 

4月19日

没有下单却收到快递,且收件人一栏里一字不差地写着自己的信息,你会签收吗?近期,广州警方成功打掉了三个以“盲发快递”方式实施诈骗的团伙,涉案总金额两千多万。此类骗局之所以能得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准确的个人信息让收件人降低了警惕,再加上寄件人信息并非实名,维权成本高,受骗群众往往只能自认倒霉。铲除此类诈骗滋生的土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一方面,由于快递一对一的隐蔽性,要发现、打击此类骗局,需要群众及时报警,勇于维权。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有必要从源头上强化监管,对违规收集、使用甚至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严惩不贷,同时加强对快递实名制的监督管理,斩断盲发快递的渠道。这是维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应有之举,也是促进快递业持续健康的必然要求。

微点评:到付快递从天降?当心有诈!

 

4月20日

一段时间以来,“儿童食品”的概念在市场上越来越火,不少家长都曾为之买单。然而,所谓的“儿童食品”,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往往最终成为营销手段。针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在提示消费者警惕营销陷阱的同时,也应正视火热市场背后的大众需求。儿童营养需求高,抵抗能力弱,可食用的食品标准与成年人并不完全一致。加强监管的同时,也有必要尽快出台标准规范,让儿童食品名副其实,如此,才能进一步规范市场,让家长选购时有章可循,让儿童健康成长得到更好保障。

微点评:儿童食品不应只是营销口号。

 

4月21日

号称包治百病的保健品、看上去价值连城的收藏品、看似低价的跟团游……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骗局屡见不鲜,一些不法分子费尽心机诈骗老年人的养老钱,性质恶劣,危害不浅。近日,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要求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最高法、最高检纷纷部署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从严处罚养老诈骗行为,坚决斩断伸向老年人的黑恶之手。关心关爱老年人是中华传统美德,保障好老年人的权益也是在保护年轻人的未来。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大对养老诈骗的打击力度,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增强老年人的防骗意识,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氛围,守护好每一分养老钱。

微点评:守护好每一分养老钱,重拳整治养老诈骗。

 

4月22日

今天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守护好这个蓝色星球是你我共同的责任。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一直在努力。20个小时接力营救,送搁浅的抹香鲸回归大海;20多天悉心守护,成功救护并放归野生东北虎;17个月一路同行,护航“野象旅行团”平安回家……中国的行动和成就,世界有目共睹。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在更广的范围内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一定能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共同守护好“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好图景。

微点评:这张地球唱片,由你我它共同演奏。

 

4月25日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导则》,明确不得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严禁以疫情防控为由擅自设卡拦截、随意断路封村、不让农民下地,耽误农时,影响春季农业生产。春季农事关系全年丰收,保障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导则》区分不同区域、不同场景,在严格落实差异化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为农民下田、农资下摆、农机上路和外出农民返乡务农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引。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在统筹兼顾、“十个指头弹钢琴”。做到防疫与生产“两不误”,才能最终迎来疫情防控成果和农业生产的“双丰收”。

微点评:防疫春耕须兼顾,不误农时不负春。

 

4月26日

前不久,某视频平台宣布提高会员费,加入了近期行业内调整会员价格的行列。消息一出,有网友表示,调整后的价格还可以接受;也有人质疑,价格涨了,服务“超值”了吗?会员收入的增长,无疑有利于视频平台增强造血能力、生产更多优质内容,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视频平台的发展困境。但如果一边涨价,一边继续在绑定套餐、隐性广告植入、设定复杂的自动续费取消程序等方面影响用户体验、侵害用户权益,消费者显然会选择用脚投票。唯有在创造更多优质内容、提供更好服务上下更大功夫,视频平台方能留住老用户、吸引新用户,赢得用户的长期信任和青睐。

微点评:服务匹配价格,才能赢得市场留住消费者。

 

4月27日

宣传“不通过就退费”,声称有“高校资源”,可以提前提供答案……据报道,随着2022年考研分数线公布,有的教培机构打着“考研复试保过”的旗号,推出所谓考研“保过班”。这样的培训班,靠谱吗?应该看到,类似现象并不新鲜。每逢各类考试的时间节点,就有教培机构瞄准部分考生的焦虑心理,推出所谓的“保过班”。看似是信誓旦旦的承诺,背后往往是防不胜防的陷阱。实际上,去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发布管理的通知》便明确要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内容不得出现“快速取证”“免考包过”“考不过退款”等对教育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对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虚假信息和宣传,营造公平、清朗的考试环境。考生也须调适心态、擦亮双眼,在更加踏实细致的备考中远离各类“保过”陷阱。

微点评:天假“承诺”背后,可能是“廉价”的陷阱。

 

4月28日

前不久,中央网信办发布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任务,明确提出严厉打击通过炮制低俗情感剧情,收割老年人流量,实施营销诈骗的行为。截至去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3.2%。得益于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持续努力,老年人“触网”比例不断提高,但与此相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从清除不良广告、诈骗信息,到杜绝诱导消费、侵犯隐私等行为,网络平台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老年人打造全方位绿色安全的用网环境。当然,“触网”产生的问题,部分根源在网络之外。普及用网知识,给予老人更多情感陪伴,丰富老人的线下活动,多方协同、线上线下联动,方能帮助老年群体更好享受数字红利、拥抱健康生活。

微点评:严厉打击不法行为,让老年人安全“触网” 。


评论
热度(78)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我们不必假充内行,而是要痛痛快快地声明,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弄不明白。只有傻瓜与骗子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私信前可先看置顶٩(˃̶͈̀௰˂̶͈́)و

© 倚阑 | Powered by LOFTER